在竞赛浪潮中
淬炼前行的力量
我是来自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2401班的李芝凡,同时担任班级里的学委,在科院的这段时光,我以科创为帆、以经验为桨,在竞赛与学习的浪潮中笃行奋进。每一次挑战的突破、每一份经验的积累,都让我在成长路上愈发坚定,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实干”二字背后的力量。
科创赛场是我淬炼能力的“主战场”,而过往积累的经验,则是我突破难关的“护航者”。初次备战互联网创新大赛时,我和团队曾因项目方向模糊陷入停滞——既想兼顾技术创新性,又担心脱离实际应用场景。那段时间,我们熬过无数个修改细节的深夜:从优化产品原型到完善商业计划书,从模拟答辩打磨话术到根据评委建议调整逻辑,每一次思维碰撞都让项目愈发成熟。最终,当项目成功进入院赛时,我更加确信,科创不是凭空想象的“空中楼阁”,而是用经验结合创新,一步步将想法落地的过程。
如果说互联网创新大赛教会我“如何把想法做出来”,那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则让我学会“如何把事情做扎实”。比赛中我们的作品是“工业空气的‘奇幻体检照’”,需要我们先明确“工业空气”主题,用计算机技术编程、建模工具将工业空气相关元素污染颗粒、气流等艺术化呈现,打造奇幻视觉效果,同时做好团队分工、技术测试与创意文案撰写。但是我们却在代码调试阶段屡屡碰壁——部分模块兼容性差、运行速度达不到预期,团队一度陷入焦虑。我沉下心来梳理问题清单:先排查代码逻辑漏洞,再优化算法结构,最后通过多次压力测试验证稳定性。每一次测试数据的优化、每一个bug的修复,都是实干积累的勋章。当最终作品顺利提交,看着屏幕上流畅运行的程序,我明白:科创竞逐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以扎实的技术功底为基,以过往经验为指引,才能在挑战中绽放锋芒。
回望这段旅程,每一次参与都让我收获新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又成为我迎接下一次挑战的“铠甲”。互联网创新大赛教会我的“需求思维”、计算机设计大赛打磨的“攻坚能力”,早已融入我的学习与生活。如今,这些经历不是终点,而是我开启新征程的起点。未来,我会继续带着这份“以经验护航、以实干破局”的信念,在科院的沃土上深耕不辍,在更多赛场竞逐风采,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
电子信息工程2401班
(李芝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