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定演讲细节,高效授获胜关键 | 从手稿到舞台:我的演讲备赛成长记

时间:2025-09-11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阅读0

从手稿到舞台

我的演讲备赛成长记

聚光灯下侃侃而谈,用语言点燃全场——这是许多人向往的演讲高光时刻。但每一场精彩演讲的背后,都藏着无数个与手稿较劲的深夜、反复打磨语气的专注,以及从紧张到从容的蜕变。作为曾斩获“我的未来不是梦”校级优秀奖、“爱我国防”校级二等奖的演讲爱好者,我想用亲身经历告诉你,高效备赛的秘诀,藏在细节里。

微信图片_2025-09-27_204625_735

一、选题从“自我感动”到“引发共鸣”

初学演讲时,我总爱堆砌华丽辞藻,结果观众听得云里雾里。第一次参加“我的未来不是梦”比赛,我以“追逐星辰大海”为题,自认为诗意满满,却因内容空洞只拿到优秀奖。评委老师点醒我:“演讲不是写散文,要戳中听众的‘痛点’。”

第二次备赛“爱我国防”主题时,我深入采访退伍军人、查阅国防白皮书,最终以“00后眼中的国防责任”切入,用同龄人视角讲述戍边战士的故事。当我说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时,台下掌声雷动——好的选题,是连接演讲者与听众的纽带。

二、手稿与练习把文字“刻进”身体

攥紧手稿反复练习的夜晚,是每个演讲者的必修课。我将演讲稿分为“逻辑线”和“情感线”:用不同颜色标注论点、案例和金句,再为每段设计语气变化。为了将内容“刻进”身体,我对着镜子模拟演讲,观察手势是否自然;甚至在洗澡、走路时默念台词,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正式比赛时,我无需刻意回忆词句,只需顺着逻辑与情感的脉络自然表达。在“爱我国防”决赛中,我流畅地完成演讲,评委评价:“你的表达如行云流水,完全看不出刻意背诵的痕迹。”手稿是拐杖,但最终要让语言从心底自然流淌。

微信图片_2025-09-27_204634_925 微信图片_2025-09-27_204630_758

三、台风从“紧张到发抖”到“自信控场”

第一次站上舞台时,我手抖得像摆钟,声音发颤。后来我总结出三个技巧:眼神交流,停顿艺术,突发应对。

这些细节让我在“爱我国防”比赛中逆袭获奖。评委评价:“你的演讲不仅有力量,更有温度。”

四、热泪与掌声演讲的意义

捧起“爱我国防”二等奖证书时,我忽然明白:演讲的胜利,不是打败对手,而是超越昨天的自己。那些备赛的夜晚、调整的语气、打磨的细节,最终都化作舞台上的从容与自信。

如今,我依然保留每一份演讲手稿,上面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是成长的年轮。如果你也渴望站上舞台,请记住选题要“走心”,练习要“走脑”,台风要“走身”。我的未来不是梦,但追梦的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愿这些经验,能为你的追梦之路点亮一盏灯。

软件工程2303班

(刘承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