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古今之月
品传统之美
值此中秋佳节,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引导青年学生在古今文化交融中汲取精神养分。23级全体师生于10月8日晚自习开展了“赏古今之月,品传统之美”主题班会。本次班会聚焦古代与现代文化中的“月”意象及民间习俗,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会议伊始,各辅导员以“月”为引,通过一组“古代文人赏月图”与“现代城市月光夜景”的对比图片,直观呈现了“月”在不同时代文化中的独特魅力,迅速将同学们带入“月满情浓”的氛围中。

在“古今‘月’文化鉴赏”环节,辅导员给大家详细介绍并梳理了“月”在古代诗词、神话传说中的丰富内涵。从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情,到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再到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生动解读了“月”作为情感载体的文化意义。随后,又分享了现代文化中的“月”元素,如流行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科幻电影《月球》中的“月”意象,以及中秋节期间社交媒体上的“晒月”“寄月”等现代民俗,展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表达。“原来‘月’不仅是古人的精神寄托,也能成为我们现代人表达情感的时尚符号。”

接下来的“民间习俗解读”中,详细介绍了不同地区特色的中秋习俗。从北方的赏月、吃月饼,到南方的玩兔儿爷、赏桂花,再到部分少数民族的独特庆祝方式,内容丰富详实,让同学们在了解习俗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背后蕴含的匠心精神。

班会接近尾声,辅导员们总结强调了“月”文化与民间习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记忆与价值追求。希望同学们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将传统之美融入青春生活,在传承中创新,让传统文化在青春的舞台上绽放新光彩。
此次班会通过“鉴赏+解读+分享”的形式,让同学们在古今文化的碰撞中深刻感受了传统之美,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将以更积极的态度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让传统之美真正照亮青春成长之路。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2302班
(张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