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韵新声(六)| 红色足迹引航向,党员担当践初心 ——“薪火晋行”红色先锋队运城分队

时间:2025-08-30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阅读0

红韵新声(六)| 红色足迹引航向,党员担当践初心 ——“薪火晋行”红色先锋队运城分队

红色足迹引航向

党员担当践初心

,时长03:31

八月的运城,暑气未消,恰逢八一建军节这个承载着光荣与使命的特殊日子,山西应用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第二党支部“薪火晋行” 红色先锋队运城分队,带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对红色精神的追寻,赴运城市平陆县西牛烈士陵园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以瞻仰陵园、缅怀先烈为依托,以与退役老兵对话交流为纽带,在这片浸染着热血与忠诚的土地上重温峥嵘岁月,于实践中深化对初心使命的认知,用青春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担当。

01

瞻仰西牛烈士陵园

于历史回响中汲取红色力量

西牛烈士陵园坐落于平陆县西牛村,背靠黄土高坡,园内松柏苍翠、庄严肃穆,这里长眠着为解放平陆、保卫家园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陵园由烈士纪念碑、纪念亭、烈士事迹陈列室、烈士墓区等部分组成,每一处建筑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诉说着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里,革命先辈为理想信念浴血奋战的壮举。

步入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烈士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着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八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庄重的气息扑面而来,队员们瞬间收敛了脚步,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纪念碑行三鞠躬礼,以此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

绕碑而行,简洁肃穆的碑座虽无繁复装饰,却在苍松翠柏的映衬下更显厚重。纪念碑四周,便是整齐排列的烈士墓区,一行行墓碑如列队的战士般静默矗立,碑体朴素无华,没有镌刻具体的姓名,仅以 “革命烈士墓” 几字与牺牲年份标注,却自有千钧分量。

在烈士事迹陈列室,泛黄的照片、锈迹斑斑的武器、磨损的战地日记等文物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烈士们的英勇事迹。队员们驻足凝视平陆战役示意图,带队的党员同志结合史实,向大家讲述 1947 年解放平陆时的激烈战斗——解放军某部在西牛村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殊死搏斗,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当地群众自发组成担架队、运输队支援前线,最终取得胜利,却有38名战士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

02

对话退役老兵

于代际交流中明确使命担当

在瞻仰完烈士陵园后,我们对退伍军人进行了采访。在谈及对青年的期望,老人家眼含期许。他说,使命从不是过去式——穿军装时保家卫国是担当,如今在岗位上守职尽责、在生活中守正初心,也是担当。“不用总想着做惊天动地的事,把手里的事做好,把脚下的路走稳,就是接好了我们递的棒。”

老人家强调说:“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种生活是老一辈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青少年们应该好好珍惜当今的好时代,积极学习,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此次西牛烈士陵园实践活动,是一堂深刻的党性教育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升华。此次实践活动也得到了中国报道网的官方报道。

志愿者们在历史遗迹中触摸初心,在与老兵的对话中明晰方向。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把对革命先烈的缅怀转化为奋进的动力,把红色精神融入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让革命薪火在青年一代手中接续传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信息工程学院第二党支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