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 | 巧手传邻里,志愿润心田

时间:2025-08-29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阅读0

暑期“三下乡” | 巧手传邻里,志愿润心田

巧手传邻里

志愿润心田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化青年学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2301班童梦护航队在孙兆亚老师的指导下于万柏林区兴华街道荔竹社区开展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趣味课堂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创造力。

实践的第一天,团队开展了以“保护地球”为主题活动。他们身着统一的绿色志愿者马甲集结在社区,通过精心制作的PPT,以动画和图片的形式向小朋友们展示地球面临的“健康问题”;通过对比“干净的地球”和“被污染的地球”,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到乱扔垃圾、汽车尾气等行为对环境的危害,更让青少年深刻体会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与每个人的责任。

延续环保主题,第二天的服务聚焦社区环境美化,他们与社区工作人员联动,针对卫生死角集中清理并聚焦于社区内部公共空间的深度清洁,同时对社区楼道、宣传栏、公共座椅等设施进行了全面擦拭和清扫。这不仅锻炼了志愿者们的劳动能力,更增强了他们服务社会、共建美好家园的集体荣誉感。

为丰富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他们开展“非遗永生花制作”活动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艺术体验。在社区活动室,向孩子们介绍了永生花的历史、制作工艺及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从鲜花的脱水、保色到后期的造型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本次体验不仅让孩子们领略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更在动手实践中培养了耐心与审美情趣。

除此之外还准备了“非遗香牌制作”活动,带领青少年走进中国香文化的幽深世界,香牌作为古代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重要载体,集实用、审美、养生于一体。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了香料的种类、配伍原则及香牌的制作流程,让他们亲手体验香牌制作的一系列步骤。

同时,太原市万柏林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对他们的“匠心传香--古法制香牌体验坊”主题活动进行了第三方媒体报道,本次活动,不仅让青少年体验到了古法制香的乐趣,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亲手制作香牌,小朋友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也在心中种下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种子。


童梦护航队的社会实践在“非遗刺绣体验坊”活动中圆满收官,刺绣,这一“以针代笔,以线为墨”的古老技艺,以其精细的针法和绚丽的色彩深深吸引了孩子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大家学习了平针、套针等基础针法,并尝试在绣绷上绣制简单的图案。


穿针引线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尽管过程中有穿错线、扎到手的小插曲,但大家互相帮助,乐在其中,当一幅幅稚拙却充满心意的刺绣作品完成时,成就感油然而生。


随着社区实践的结束,童梦护航队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们不仅在环保劳动中锤炼了品格,更在非遗体验中感悟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童梦护航队的同学们将继续拓展志愿服务内涵,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电子信息工程2301班

(童梦护航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