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志愿先锋
传承雷锋精神,践行青春使命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传承。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厚植青年学子奉献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山西应用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301班以及2303班部分学生于近日组织开展了“学雷锋”主题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两个班级的同学分批次、多维度开展校内实践活动,通过采访调研、思想研讨、劳动实践等形式,让雷锋精神在校园中绽放璀璨光芒。
01 聆听心声:校园采访传递精神火炬
3月19日上午,首批实践团队由李文敏,李媛媛,郭燕等人,在校内开展“我眼中的雷锋”主题随机采访。“您认为新时代大学生该如何践行雷锋精神?”“您身边有雷锋式榜样吗?”受访者也都可以认真回答此类问题,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将雷锋精神真正种植在了心里。
受访者中既有大四学姐学长讲述他们所学到的60年代学雷锋热潮,也有许多新来的大一同学分享“雷锋精神无国界”的感悟。采访组组长李同学表示:“通过50余份有效问卷发现,95%的同学认为雷锋精神永不过时,这让我们更坚定了传承信念“。
02 光影铸魂:红色观影激发思想共鸣
当日上午,第二批实践队齐聚启航楼102教室,集体观看纪录片《青春雷锋》。影片通过珍贵历史影像展现雷锋同志“螺丝钉精神”的成长历程,当看到雷锋雨中护送大娘、为灾区捐款等片段时,不少同学眼泛泪光。观影结束后,第二批实践队组长带领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以前觉得雷锋事迹很遥远,现在才明白伟大出自平凡。讨论中形成的氛围,让同学们都不经感慨“雷锋精神”永流传!
03 躬身实践:文明行动彰显青年担当
第三批实践队“单车护卫队”活跃在校园各个角落。针对教学楼前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10余名同学分组协作,将校内40余辆单车归位至指定区域,同时还将附近的垃圾丢入垃圾箱内。过后大家互相点赞道:“我们让校园清晨焕发新气象,这才是雷锋精神的生动诠释。”
04 精神永驻:接续奋斗书写时代新篇
活动总负责人高翔总结道:“此次实践突破传统学雷锋模式,构建认知-认同-践行的育人闭环。同学们既做精神传播者,更当行动示范者,这正是新时代青年对雷锋精神的最好传承,让志愿红成为校园最美底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303班
(高翔/报道)
以爱之名,志愿守护流浪动物
2025年3月,信息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2301班的志愿者们在孙兆亚老师的指导下,满怀热忱的走进太原市公安局犬留所中转站,用实际行动为流浪动物送去温暖与希望,在这个意义非凡的雷锋月里,谱写了一曲爱与责任的赞歌。
活动当天,志愿者们早早就抵达到了救助站,稍作分工后便迅速投入忙碌的工作中。打扫卫生是首要任务,救助站内堆积了不少杂物,地面也满是灰尘和污渍,志愿者们不嫌脏累,手持扫帚,认真清扫每一个角落,将犬舍、猫窝等区域打扫得干干净净,为流浪动物们打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接着他们就开始进行准备食物与喂养环节。先仔细清洗食盆,逐一投喂。看到小动物们狼吞虎咽,他们眼中满是温柔,还不时轻声安抚。一只腿部受伤的小狗格外惹人怜爱,志愿者轻轻蹲下,温柔地抚摸它,想要轻声鼓励它多吃点,补充营养才能更快康复。
最后的工作由几位具备相关知识的志愿者协助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为动物们修建毛发,他们在旁边进行辅助工作。一只流浪狗因耳朵受伤发炎疼痛,他们耐心地为它涂抹药膏,虽然小狗有时不太配合,但在他们的安抚下,它的情绪很快变为平稳。
在与流浪动物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志愿者们还深刻感受到它们对人类的信任与依赖。一只原本胆小怕人的流浪狗,在志愿者们的悉心照顾下,逐渐放下戒备,主动凑到志愿者身边,摇着尾巴寻求抚摸,这一转变让我们无比动容。
此次志愿活动不仅为流浪动物带来了切实的帮助,也让志愿者们收获满满。大家纷纷表示,亲眼目睹流浪动物的生存现状,更坚定了继续投身公益事业的决心。
救助站负责人对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表达了衷心感谢,并表示:“流浪动物救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希望更多爱心人士能像这些志愿者一样,加入到关爱流浪动物的行列中来,让它们不再流浪,重获温暖与幸福。”相信在志愿者们的持续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下,流浪动物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机器人工程2301班
(冯建西/报道)
雷锋精神杨正气,杨房实践展新风
一醋一景,一味一城。从南到北,醋,联结起了山西人的味蕾。无论锦衣玉食,还是箪食瓢浆,醋,是烙在山西不朽的印记。阳春三月,春意正浓。为弘扬雷锋精神,探访醋文化魅力。2025年3月16日,信息工程学院电信工程及管理2301班志愿服务队在孙兆亚老师的指导下前往清徐县杨房村进行了雷“锋精神扬正气,杨房实践展新风”志愿服务活动。
清晨,春日暖阳倾洒而下,迎着这温暖日光早早踏上行程。在抵达杨房村后,志愿者们直奔村兴馆,开启首站实践。男生们主动承担起清扫地面、搬运杂物等重活累活,他们身姿矫健,每一次挥动扫帚、扛起杂物,都尽显力量与担当;女生们则心思细腻,专注地擦拭门窗、精心整理陈列物品,她们手中的抹布轻轻拂过,为每一处角落带去洁净与温馨。尽管清扫时扬起的灰尘悄然沾满脸庞,辛勤的汗水渐渐浸湿衣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快乐的笑容。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原本略显杂乱的村兴馆焕然一新,整洁明亮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
紧接着,在负责人黄老师和崔老师带领下,志愿者们来到了晋言居醋厂。一进醋厂,浓郁的醋香扑鼻而来。在这里,志愿者们看到了工人酿制清徐老陈醋的每一个环节,沉浸式地感受高粱、大麦和豌豆这3种主料,经过“蒸、酵、熏、淋、陈”的独特工艺,最终变成色泽亮丽、入碗挂壁的晋言居老陈醋。从第一步的“蒸”到最后一步的“淋”,每一步都是老师傅用手创造的艺术,而制作出来的手工醋就是一件件艺术品。其中,夏伏晒,冬捞冰”是生产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冬捞冰使醋达到颜色黑紫,过夏不霉、过冬不冻,使醋达到高浓度,在此过程中,醋的各种物质又充分地进行化学反应,使得老陈醋醇香四溢。老师们不仅给志愿者们细致讲解了醋的制造工艺,还告诉大家,醋对人身体的种种益处。例如,感冒时,吸闻醋味可以有效通鼻透气。
参观完醋厂之后,志愿者们来到生产一线,品尝了五年和十年老陈醋,入口酸醇味长,回味无穷。活动接近尾声,团队成员们在杨房村村兴馆前整齐列队,面带笑容,用相机定格下这珍贵的一刻。
此次杨房村之行,志愿者们不仅用汗水践行了雷锋精神,晋言居醋厂的传承与创新精神也给团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了醋的历史和未来,期待更多人能够认识并品尝晋言居的产品,一同感受这份源自山西大地的醇厚风味,让雷锋精神与传统醋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电信工程及管理2301班
(焦雅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