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心桥
逐光同行
2025年10月18日下午,信息工程学院心理协会组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501班同学在西区操场开展“微光破冰,共振心声”系列心理团辅活动,通过“情绪气球”“心愿解码”等环节助力同学关系破冰。
情绪气球:把心情涂上颜色
草坪上,彩色气球被依次分发,像一串尚未命名的卫星。有人鼓腮猛吹,把“想家”撑成一颗圆滚滚的蓝色雨点;有人轻缓送气,让“好奇”膨胀成跳动的橙色火焰;还有人直接在球身上写下“早八不迟到”的誓言,笔迹里带着刚入学的倔强。
完成创作后,大家面临“踩爆”或“放飞”两种仪式选择。踩爆组围成一圈,倒数“3、2、1”,噼啪声此起彼伏,紧张与压力仿佛随之释放;放飞组则将气球抛向空中,让彩色“情绪星球”在草坪上随风滚动,引来阵阵欢呼。短短十几分钟,同学们在色彩与声响中完成了一次独特的“情绪外化”。

心愿解码:让祝福漂流
进入“心愿解码”区,五颜六色的便利贴被依次发放。同学们在纸上写下匿名心愿,折好后投入透明的彩虹漂流瓶——“希望第一次代码运行成功”“想找到一起夜跑的伙伴”“愿期中高数不挂科”……真实而朴实的愿望在瓶中层层叠叠。
随后,随机抽出三张便利贴,并由全班共同“头脑风暴”给出建议。有人分享“代码DEBUG三步法”,有人邀约“明晚操场见”。被抽中者听到解决方案后,举手认领心愿,并在“解忧墙”上贴下感谢笑脸。最终,“早八不迟到秘籍”因点赞最多获得“最佳解忧奖”,笑声掌声一同送上。

心声与收获
活动结束,许多同学留言:“第一次发现表达情绪可以这么有趣”“原来大家都有相似的小烦恼,感觉不再孤单”。彩绘心桥”用画笔连接情感,“心愿漂流”用建议传递温暖。两个简单而富有创意的环节,让新生在动手与分享中卸下陌生感,为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注入了第一份安心与力量,助力了关系之间的破冰。
软件工程2402班
(张权/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