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有方寸
语有温度
回望在科院的日子,我最深刻的成长印记,并不藏在成绩单上,而是在一次次与他人的交流与碰撞中慢慢刻下的。从日常的班级事务协调,到并肩备战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再到站在灯光下完成汇报,沟通不仅是我解决问题的“钥匙”,更是我解锁成长的“必修课”。
刚入学时,我是个在陌生人面前会紧张到忘词的人。第一次作为班委组织活动,我把流程背得滚瓜烂熟,却在同学的突发问题面前手足无措。那时我才意识到,沟通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在不同的声音中找到平衡点。
真正让我“开窍”的,是一次比赛的经历。我们团队曾因一个方案细节争执不下,时间被拖得越来越紧。直到有一天,我们决定先明确一个“中心问题”,再由它延伸出一条条“信息链”,每个人的观点才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原来,好的沟通不是谁的声音大,而是有没有把话说到点上。
比赛的路从来不平坦。资料的整理、汇报顺序的调整、现场问答的应对……每一步都让我想过放弃。但想到肩上的责任,我们一次次重整旗鼓,打磨内容、演练表达。最终站在讲台上,用清晰的逻辑和真诚的语言,赢得了老师和评委的认可。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沟通有术”并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学会“共情”与“换位”;“言之有物”也不是滔滔不绝,而是句句有据、真诚可信。
在科院的这些日子里,我从一个说话紧张、不懂协调的学生,慢慢学会了倾听、表达与协调。我发现,好的沟通能让阻碍变成助力,让团队的每一次协作,都成为通往更好自己的台阶。成长,不只是学会了什么,更是学会了怎么说、怎么听、怎么一起走。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2402班
(徐艺冉/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