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微光,照亮前行路 | 社区筑梦,辅导践行

时间:2025-10-15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阅读0

社区筑梦

辅导践行

在临汾市尧都区新百汇社区暑期作业辅导中,“暖芽成长联盟” 仅用六天,既帮孩子攻克作业难点,更沉淀出可复制的社区辅导经验,为青年社会实践提供参考。

微信图片_2025-10-22_202551_648


抵达社区后,我们没有急于开展辅导,而是先与社区工作人员、部分家长进行一对一沟通,详细记录每个孩子的年级、学科短板(如数学几何薄弱、语文错别字多)、作业习惯(如拖延、畏难),甚至包括孩子的性格特点(如内向不敢提问、活泼爱互动)。

微信图片_2025-10-22_202556_570

进入正式辅导阶段,面对不同年级、不同基础的孩子,我们意识到必须根据孩子的特点调整方法,同时用灵活的技巧降低学习难度。比如辅导一名五年级孩子时,发现他对抽象的数学公式不理解,卫鑫就用家里的桌椅举例,让他直观感受 “周长”“面积” 的区别,原本晦涩的知识点瞬间变得易懂。而在 “巧设技巧” 上,我们也积累了不少实用小方法:语文辅导中,李钰军把易错字词编成 “谐音口诀”(如“‘燥’是火字旁,天气干燥要防火;‘躁’是足字旁,心里着急会跺脚”),让孩子快速记忆。这些技巧不仅帮孩子攻克了当下的作业难题,更教会了他们学习的方法,真正实现 “授人以渔”。

微信图片_2025-10-22_202605_240 微信图片_2025-10-22_202601_106

实践结束后,我们没有简单 “收尾”,而是通过 “多方收集反馈 + 团队自我复盘”,让实践成果沉淀为可复用的经验。一方面,我们主动向社区工作人员、家长收集反馈:社区工作人员提到 “孩子作业效率提高了,家长接送时的抱怨少了”;多位家长反馈 “孩子回家后写作业更主动,遇到问题会自己先思考”。这些反馈让我们看到了实践的实际效果,也为后续改进方向提供了参考。另一方面,团队内部召开复盘会,梳理 “做得好的地方” 和 “待改进的点”:做得好的是前期调研充分、情绪关怀到位;待改进的是对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引导方法不足、部分学科的拓展资料准备不够。我们把这些总结整理成 “社区辅导经验手册”,详细记录筹备流程、辅导技巧、情绪疏导方法,希望能为其他想要开展社区辅导的团队提供借鉴。

微信图片_2025-10-22_202609_866

此次社区辅导实践,让我们深刻明白:社会实践不是 “走过场”,而是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用真诚关怀传递温暖力量的过程。“暖芽成长联盟” 的经验或许只是微光,但我们相信,当更多青年带着思考与热情投身实践,这些微光终将汇聚成照亮社会、也照亮自我成长的光芒,让前行的路更清晰、更坚定。

软件工程2406班

(卫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