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胜于词藻
过程胜于结果
岁月如梭,回望初入校园的那一刻,那场以“我的未来不是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依旧是我记忆中特别鲜明的一笔。同样,“我与科院共成长”,以及山西省创新创业大赛的现场路演,这些经历不仅是我大学生涯中勇敢站上舞台的尝试,更让我在备赛与参赛的过程中,获得了远超比赛本身的成长与感悟。
一、稿子不用“高大上”,“真诚”才是必杀技
初撰写演讲稿时,我总是试图堆砌华丽的辞藻,即使修改了不知道几版,仍感觉不自然。我向辅导员和多位老师寻求意见。
那一晚,我重新审视了稿件,摒弃了浮夸的修饰,转而融入了真实的想法和经历。当我最终站在台上时,我分享的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理论,而是内心深处的感悟。事实上,华丽的言辞仅是锦上添花,而真诚的内容才是演讲稿真正的精髓。
二、PPT是辅助,不是提词器
无论是备赛时,还是平时上课的小组展示,我都注意到不少同学的PPT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这无疑会让观众分散注意力。事实上,我们才是演讲的主角,PPT只是帮助传达信息的工具,不应该让它喧宾夺主。不如每张幻灯片只放关键词和配套图片,让视觉呈现与口头表达相得益彰,让PPT真正起到辅助作用,而不是“干扰项”。
三、与紧张和解,让练习成为底气
上台紧张是每个人的常态,我也不例外。但通过反复练习,能将演讲内容内化为肌肉记忆,即使紧张到大脑空白,嘴巴也能凭着记忆继续讲述。充足的准备是克服紧张的最好良药。
四、过程比结果更珍贵,“勇于尝试”本身就是收获
这几次比赛,我学会了如何把想法变成有条理的演讲,克服了对公开表达的恐惧,更重要的是——我迈出了舒适圈,挑战了自我。名次只是一时的,但在准备过程中获得的成长,将会长期伴随我们。
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播种,或许不会立即开花结果,但终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萌发出新芽。愿我的这些经验能够助益更多同学,也期待在下一个演讲台上,见证你们绽放光彩的身影。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402班
(孔雨菲/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