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换位破茧
以真城筑桥
回望在科院的这段时光,最深刻的成长印记,藏在一次次与他人的沟通交流里。从日常和同学的琐事协调,到组队备战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的协作攻关,再到站在赛场完成汇报讲话,沟通不仅是我解决问题的“钥匙”,更成了我解锁成长的“必修课”。
从大一初入校园时的拘谨,到参加比赛时的从容不迫;从作为班委与同学交流时的处处碰壁,到完美记录同学们在会议上的回答。大一这一年就像一本写满忙碌与收获的日记,每一页都记录着从忐忑摸索到逐渐从容的蜕变。
我曾以为,沟通便是“直抒胸臆”、“堆辞砌藻”,直到在准备比赛时碰了壁。我们团队曾因一个问题而争执不下,最终导致比赛的准备工作一直停滞不前,直到我们提出明确一个“中心问题”,由“中心问题”引出一条条“信息链”,团队才重新运作起来。比赛的准备总是坎坷的,对材料的整理,汇报项目时的顺序都曾让我一度想要放弃,只是想到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我们一起重振旗鼓,反复打磨,精益求精,最终顺利站在讲台上,用反复打磨的汇报言语获得老师们的赞赏。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沟通有术”并不是直白的讲话,而是“共情”,是“换位”,“言之有物“也不是堆辞砌藻,是句句可证实的真诚表达。
在科院的日子里,正是这些一次次的沟通实践,让我从当初那个说话紧张、不懂协调的学生,慢慢学会了如何传递想法、凝聚团队,也让我懂得:好的沟通,能让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让每一次协作都成为奔赴更好自己的“助力”。
软件工程2404班
(冀延哲/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