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我院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切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企业、社区、乡村等场所,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在“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结合校团委“三下乡"社会实践精神,信息工程学院在党总支领导,团委指导下,辅导员动员、学生干部牵头,上下联动,创新实践形式,形成全员全.方位实践与重点项目实践相结合形式,切实提质增效,扩大影响力。
一、活动主题
学思践悟新思想青春挺膺勇担当
二、活动开展时间
2024年7月10日一8月20日
三、活动面向人群
信息工程学院全日制在校生
四、活动内容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每位学生充分利用暑假时间,通过返乡实践,将书本知识与群众实践进一步结合,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锤炼意志品格,磨炼社会化能力,贡献青春智慧,服务家乡建设。暑期社会实践分为自由组队实践、个人自主实践、“返家乡"专项社会实践三种形式,形成全员全方位自由实践与专项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实现深入实践,打造精品团队,做实事、有实效、拿成果。各实践队要做好基层调研,勇于挑战突破。
(一)内容丰富,全员参与。
1.理论宣讲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组织学生走进党史教育场馆、革命一己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研学基地等,开展理论研讨、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2·实习实训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聚焦就业问题,开展职业培训和指导,走向企业主动参与实习实训,提升就业技能和竞争力。
3·公益服务以党的二十大强调的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围绕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众、为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等“五为"志愿服务。有针对性地组织防溺水、防校园欺凌、防艾禁毒、反邪教、基础教育等公益宣讲活动,广泛开展学生志愿公益活动,助力弱势群体关爱帮扶,传播社会正能量。
4·助力城创到城市社区,围绕节能减排、环境污染、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防溺水等内容,开展环境保护、安全教育、健康科普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等活动,共建美丽中国。
5 ·乡村振兴紧扣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安排,深入农村地区推动乡村建设行动,通过体验家乡文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实践,感受家乡变化,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他们的努力,助力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6·基层实践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干部竞聘,担任乡镇团委及村、社区团组织等基层团组织的兼职干部,投入参与相关工作,积极发挥作用。
学生可结合当地实际,可同时实施若干项实践内容,也可从中选取一到两项逐步推进,突出实践质量,务求实效。
(二)专项活动,提质增效
1. “法治中国·正义行动”专项活动
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推进,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活动,通过线上“法律云互动"、法治社区共建活动、法治文化弘扬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将法治理念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厚植尊法意识,提升用法能力,在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中积极作为,为加快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2 · “赤色基脉·溯源之旅”专项活动
以红色基地为载体,通过探寻一感悟一挖掘一呈现一传播等途径,围绕红色基地、“五老"广泛探寻、深度感悟、故事挖掘、生动呈现、广泛传播,开展“走进红色基地,铭记历史使命”实践专项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无畏的勇气,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3 · “慧聚科技·智联企业”专项活动
组织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家乡实际情况,主动联系实践单位,走进企业自主开展社会实践。韩一步细化实践岗位挖掘,通过大学生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通过深入企业参观、实习,运用专业知识,分析思考企业情况,聆听发展历程等信息并记录。
4· “斑斓暑假·七彩助教”专项计划
聚焦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乡村地区,加强对留守儿童、
寄宿儿童、困境儿童等少年儿童群体的关心关爱,组织科院信工学子在暑假期间开展七彩假期系列实践活动,包括青少年兴趣培养调研、特色兴趣课程教育、“艺术素养+实践能力"培训、课业伴读、“七彩假期"等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青少年的假期生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为推动乡村教育发展、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5 · “生态经纬·美丽中国"专项活动
着眼于各地生态文明,通过生态调研、生态环保、低碳环保行动引领信工学子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家乡生态建设服务,以专业的行动守护绿水青山,为美丽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进程贡献青春的强大力量。
6 · “从典觅源·推普进阶”专项活动
深入农村地区,在暑假期间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调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职业技能+普通话"培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中华经典文化乡村行等实践活动。推动普通话、经典文化进入社区、农村等实践场地。助力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为构建良好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
7· “文旅服务,助“星"圆梦"专项活动
深入挖掘家乡文旅圣地、网红打卡地从城市宣传、景点环境维护、服务游客等方面助推文明旅游,与当地志愿者协会、基层组织联动,通过志愿服务助力文明旅游,增强社会责任感,参与家乡建设,展现青年学生良好形象。
8 · “璀璨匠心寻迹非遗"专项活动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实践团队探寻家乡非遗,通过调研、宣传、体验,触摸历史痕迹,开展非遗展演、文物保护、艺术创作等实践活动,深度体验品味文化,领会“两个结合"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
五、工作安排
(一) 前期动员
明确实践活动的主题、目标、要求等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发布动员学生向家乡报到,结合就近原则,全员参与。以个人和团队形式自由开展团队实践。
(二) 专项审核
团队制定详细的实践活动方案,提交给团委组织专人审核。根据团委的反馈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经团委审核通过后,上报学院党总支审批,将专项实践团队上报校团委。
(三) 活动开展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就近就便,注重与当地群众的互动和参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活动内容和形式,确保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要做好团队成员的分工和协作,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 活动要求
1 .收集整理活动过程中的各类资料,撰写详细的实践活动报告成册,总结活动成果、经验教训和建议。
2,个人、团队提交实践活动总结(图文并茂)、成果(证书、荣誉、第三方报道)等成果材料,学校对优秀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3 ·实践团队和个人,及时对接校内、外媒进行通讯报道,切实提高实践育人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