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 | 课程化建设(第三十一讲)—品端午粽,传华夏情

时间:2025-06-03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阅读0

品端午粽 传华夏情

6月2日晚自习,信息工程学院于启航楼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品端午粽,传华夏情”主题班会,辅导员担任主讲人,与同学们共度了一段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时光。

活动伊始,辅导员们以精心准备的PPT为载体,从端午节的由来、传说、风俗三个方面展开讲解。PPT中提到,端午节起源于上古时期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尤其是对“飞龙在天”的祭拜,后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逐渐演变成纪念他的重要文化节日,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微信图片_20250608182724,微信图片_20250608182728

在讲述端午节传说时,辅导员们生动地介绍了纪念屈原、孝女曹娥救父投江以及伍子胥的忌日等故事。屈原的爱国精神、曹娥的孝节以及伍子胥的忠诚,都让同学们深受触动,深刻感受到这些传说背后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品质。

说到端午节风俗,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人们用苇叶包上饭团扔进江里,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前青塘村的青塘粽子,有着7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工艺和独特选材让同学们大开眼界,也了解到小小粽子背后承载的黄河文化和农耕传统,以及当地通过发展粽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果。喝雄黄酒的习俗源于人们希望药晕鱼龙、保护屈原,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驱邪避灾的方式。赛龙舟则是为了追赶拯救屈原,如今已成为端午节极具观赏性和竞技性的主要习俗。佩香囊和蒸老虎馍等风俗,也都蕴含着人们对祛邪祈福、平安吉祥的美好祈愿。讲解过程中,辅导员们还不时与同学们互动,提问关于端午节的小知识,同学们积极响应,现场气氛热烈。

微信图片_20250608182828微信图片_20250608182832

此次主题班会在温馨欢乐的氛围中圆满结束。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增长了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认识,深入了解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在与辅导员和同学们的互动中,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信息工程学院的辅导员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引导同学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来,让中华传统文化在信息工程学院源远流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404班

(程金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