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光而耕
向新而行
为践行“以行动促成长、以坚持筑习惯”的教育理念,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3级全体学生精心谋划并有序推进了“21天行动点亮计划”主题活动。
本次活动自启动以来,围绕书法类、养花类、手工类三大核心领域展开,通过科学设计的持续性打卡机制,致力于为参与者搭建系统分享平台,助力其塑造良好行为习惯,同时着力构建积极向上、互助共享的学习生活生态圈。参与者每日在群中分享自己的书法成果、养花进展或手工制作成品,并配以文字和图片说明。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展现了他们的细心、坚持与努力,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更为后续同类活动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3级全体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不同领域进行分组,每班级分成四大组,每组按照不同领域分别涵盖4-5人开展后续活动。
(一)书法类
同学们沉浸在笔墨间,挥毫泼墨,书写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仰。许多同学从最初的握笔不稳、笔画歪斜,逐渐掌握了书法的基本技巧,书写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从横竖撇捺的基础笔画,到结构布局的精心构思,每一次挥毫都是对书法艺术的深入探索,每一张提交的作品都是进步的证明,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新的展示。
活动期间,同学们不再局限于临摹字帖,而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毛笔字作品。有的同学临摹一首古诗,用毛笔字把诗中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的同学则写下了自己的座右铭,鼓励自己继续努力。那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毛笔字仿佛带着力量,激励着自己不断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毛笔字书写水平,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与者反馈:通过21天的书法练习,不仅提高了书写能力,还培养了耐心和专注力。一位同学说:“以前我总是静不下心来,通过每天练习书法,我学会了专注于一件事情,内心也变得更加平静。”
(二)养花类
同学们在领到郁金香种子时,仿佛领养了一个小生命,小心翼翼的守护着,及时将其安放在适合的容器中。接下来的几天里,同学们每天都会来到花盆前,仔细观察郁金香的生长情况。虽然郁金香还未发芽,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希望。他们耐心地等待着,时不时地浇浇水,希望能为郁金香的生长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郁金香的种球开始冒出嫩绿的芽尖。看着这些娇嫩的生命在细心的呵护下逐渐茁壮成长,同学们心中的喜悦无法言喻。这是对她们辛勤劳动的最好回报。
这21天,不仅仅是郁金香生长的时间,也是同学们自我成长的一段历程。植物的生长有它自己的节奏,不能急于求成,21天的坚持,同学们也收获了一份对待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也让大家从中汲取到在成长道路上坚持和自律的力量。
参与者反馈:通过养花活动,他们更加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规律,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与美好。同时,养花也成为了他们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一位同学说:“每天看着自己种植的花卉一点点长大,心里特别有成就感,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三)手工类
同学们各思奇想,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手工项目,发挥创意,剪纸、扭扭棒、乐高积木等等都成为他们手工作品的原材料,将各种创意元素巧妙融合,诞生了一个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精美作品。这不仅展现了同学们的创造能力,更传递了环保理念。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在群内相互交流制作心得,分享创意灵感,营造了浓厚的创作氛围,也因此养成了动手实践的好习惯,在创作中感受到专注与成就感,为日常生活注入了更多美的灵感。
在活动结束时,将所有优秀作品整齐地摆放在展览台上,供同学们欣赏。大家纷纷赞叹这些手工作品的精美和独特,也感受到了手工制作带来的乐趣和满足。
参与者反馈:手工类活动不仅让他们掌握了新的手工技能,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一位同学感慨道:“以前觉得手工制作很难,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只要敢于尝试,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这种感觉太棒了!”
辅导员赵柏禾老师在总结会上说道:“通过21天的持续学习和实践,同学们在书法、养花、手工等方面的技能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许多同学从零基础开始,逐渐掌握了专业的技巧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高质量的作品。本次“21天行动点亮计划”活动在书法类、养花类、手工类三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平台,也积累了宝贵的活动经验。”同时也公布了大家公认的不同类别中的优秀作品,会在本月的综测中予以适当加分,鼓励大家向榜样看齐,继续努力。然而,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不断优化活动方案,提高活动质量。同时,我们将拓展活动领域,丰富活动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行动点亮计划”中来。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21天行动点亮计划”将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自我提升和梦想点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303班
(张昕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