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 听齐俗训,感传统哲学魅力

时间:2025-03-25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阅读0

听齐俗训

感传统哲学魅力

雷锋精神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为了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积极响应信息工程学院“雷锋精神,生生不息”的号召,在2025年3月22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402班的全体同学共同前往太原市图书馆,参加了一场由李永东教授主讲的精彩讲坛。这场讲坛的主题是《淮南子·齐俗训》的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们在紧张的课业之余得到了放松,还让我们深入探索了传统经典,体验了一场知识与思想的盛宴。

image

刚踏入图书馆,浓厚的文化氛围便扑面而来。大家怀着期待的心情,有序就座。讲坛伊始,李永东教授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为我们勾勒出《淮南子》这部鸿篇巨著的历史背景。据教授介绍,《淮南子》成书于西汉时期,是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集体编撰的一部哲学著作,而其中的《齐俗训》更是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对社会风俗、人性、道德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

image

在讲解《齐俗训》的哲学思想时,教授着重强调了其“因时而变,因地制宜”的观念。《齐俗训》认为,世间万物皆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风俗习惯、道德准则也应随着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调整。这种思想打破了我们以往对传统经典的刻板印象,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古人对世界的深刻洞察和与时俱进的智慧。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规,而应根据现实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与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教授耐心地解答,并且告诉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让古老的哲学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随着讲坛的结束,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接近尾声。在返回学校的路上,同学们仍在热烈地讨论着讲坛的内容。这次活动,奇妙之处在于,它将雷锋精神与《淮南子·齐俗训》的哲学思想相融合,碰撞出了独特的火花。雷锋精神中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品质,与《淮南子·齐俗训》里倡导的包容、和谐理念不谋而合。这不仅让我们对《淮南子·齐俗训》的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们再次深刻感受到雷锋精神跨越时空的力量。

image

这次图书馆讲坛之行,是一次难忘的社会实践经历。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更将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与雷锋精神紧密相连。当我们沉浸于《淮南子·齐俗训》的哲学思想,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时,雷锋精神中无私奉献、积极向上的内涵也在心底不断回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402班

(孔雨菲/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