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劳动教育改革及“环境育人”项目实施方案

时间:2024-04-13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阅读0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领会《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细则》文件内容,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育人功能,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积极探索具有我院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强化25个好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总体原则

1.坚持对劳动教育的正确导向。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构建完善的劳动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知行合一。

2.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统筹布局。坚持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结合学科专业教育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提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劳动教育进人才培养方案、进创新创业、进勤工助学、进管理服务、进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五位一体”的劳育工作体系。

3.强化对劳动教育的综合实施。拓宽劳动教育途径,使学生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体会劳动的价值。根据学院实际,围绕教学区域、周边环境及公寓宿舍开展环境育人项目。

三、主要举措

(一)环境育人项目为劳动教育的一部分,在校修读学生均需要参加环境育人项目,环境育人项目基本劳动教育在大一学年完成。利用课余时间集中进行,基本劳动教育劳动区域限于教室、学生宿舍室内及周围场所的环境卫生清理。周一至周日每天安排半小时左右,根据劳动场所选择早、中、晚适宜劳动时间段进行。按照工作的性质、任务与需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实施。为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和锻炼,根据时间定期进行轮换,确保每位学生参与其中。

(二)学院学管科成立劳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学管科科长,副主任为劳动教研室主任,成员为辅导员(指导老师)。劳动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两个部门劳动教育组和劳动执行组,劳动教育组组长为学生会主席团,劳动执行组组长为权益服务部部长,劳动执行组由督察和巡查组成。

(三)劳动教育由辅导员担任指导教师,各班配备协管员一名由辅导员助理担任,各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劳动教育,各小组配备一名督察员。督察员在全院范围内遴选有丰富劳动经验、责任心强、表现突出、家庭经济困难的高年级学生担任督查小组组长和组员。不同组别以劳动区域命名以示区分。督查小组直接负责劳动教育的示范、辅导和考查记录、监督评价工作。劳动教育督查小组由劳动教育指导委员会选拔、管理和考核。巡查员由权益服务部部长和成员组成。

(四)教学区域每天的劳动时间为中午的12:00—12:20,晚上的20:30—20:50,学生大学期间必须参与学生宿舍卫生劳动,学生宿舍劳动以常规考核、突击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宿舍卫生考核情况也作为集中劳动学分获取的依据。每次学生宿舍卫生情况考核结果分A、B、C三个等级,其中,85分以上为A级,60至85分为B级,60分以下为C级,按1个A等同于2个B计。原则上在校生必须取得16个达标(即B级)成绩。每学期学院会不定期进行两次的抽查。

(五)督察和巡查按时到场检点到位及完成情况,在一轮劳动完毕后由督查小组成员和协管员根据日常考核和劳动效果共同评定,评定前,权益服务部需将劳动情况统计表、宿舍卫生情况评比统计表等提供给评定小组。评定结果经指导老师把关认可、学院劳动教育组审核后,由辅导员负责将成绩录入教务管理系统。成绩评定标准由责任感、主动性、守时性、爱惜公物、合作能力、工作成效等要素构成,参见《劳动教育成绩评定及优秀评选细则》。

(六)凡学生因故不能参加劳动者,须以书面形式向督管员与指导老师提交请假申请,经督管员与辅导员核定予以调整。未经请假而旷课者,直接不予学分认定。因事因病请假者,需补齐劳动时间,否则按旷课处理,参见《劳动教育请假及缺勤考评细则》。学生在评定校内外各种荣誉称号、奖助学金时,劳动教育成绩列入参照项目。

(七)加强劳动教育研究,设立劳动教育研究专项,鼓励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研发,收集整理反映劳动先进人物事迹并于公众号宣传报道。

(八)重视校园劳动文化建设要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结合“文明宿舍”“文明教室”建设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学期劳动任务单,在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主题班会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创造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劳动教育要在二课中加以体现。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劳动文化的宣导由劳动教育组负责、学院融媒体中心配合。

四、相关说明

(一)本实施方案是2021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必须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各类学分(含本实施办法规定的“劳动教育”课程学分)方可毕业。

(二)各班级在新生入学时应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校有关劳动教育相关要求,积极开展宣传指导,引导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参与,步步落实。

(三)凡弄虚作假申请“劳动教育”课程学分的学生,一经发现取消该项目认定的劳动教育学分,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四)本实施方案由学管科负责解释。

(五)本实施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