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启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的通知

时间:2022-12-30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阅读0

各学院、部: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重要精神,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建立 “互联网+”大赛长效机制,扎实做好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初赛工作,学校决定开展项目征集和选拔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介绍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等部委及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近年来,该项赛事影响力与日俱增,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展现了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提升了我校学生整体创新创业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参赛学生及指导教师

参赛学生:所有在籍学生和毕业五年之内的学生均可参赛。

指导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了解技术创新与市场运作,愿意贡献个人精力与智慧,指导和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校内教师及管理人员、校外行业专家、校友等,均可作为指导教师参与大赛工作。

三、参赛项目类型

(一)新工科类项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工业自动化、新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二)新医科类项目:现代医疗技术、智能医疗设备、新药研发、健康康养、食药保健、智能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医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三)新农科类项目: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食品营养、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农业碳汇等领域,符合新农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四)新文科类项目:文化教育、数字经济、金融科技、财经、法务、融媒体、翻译、旅游休闲、动漫、文创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物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工作、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符合新文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四新”发展要求,结合以上分类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四新”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四、参赛方式与要求

(一)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院系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数量控制在5人以内(含团队负责人),须为实际参与项目的核心成员;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二)参赛项目只能在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鼓励参与产业命题赛道,每个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备。

(三)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四)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88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五)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人情况、股权结构等材料。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已获投资(或收入)1000万以上的参赛项目,在全国总决赛时需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六)参赛项目须有前期工作积累,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具有较高的创新性或商业应用前景,如: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五、赛道组别设置

参照《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2〕2号)结合学校实际,学校校赛设置两个赛道: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附件1)。

六、赛程安排

(一)项目挖掘、培育和培训(2023年1月—3月初)

本阶段主要进行组建团队,挖掘和培育项目,深入开展市场调研,撰写项目文本,启动系列培训。学生参赛项目可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重合。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学校将组织1-2次参赛项目团队线上培训工作,各学院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本学院的培训活动。

(二)报名与学院初审(2023年3月31日前)

根据往年省赛初审项目分配情况,为争取更多项目进入省赛初审,各学院要积极动员和组织本单位在校生全员参与,鼓励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报名参加。报名参赛学生人数与参赛项目数见《各学院报名参赛人数与参赛项目数一览表》(附件2)。学校将根据大赛推进情况,分批次调研各学院项目报名和培育情况。

参赛学生填写《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初赛报名表》(附件4)一式两份(可填写后打印),待第九届大赛系统开通后,所有学生必须登陆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org.cn/)进行网报,完成最终大赛报名工作。

各学院对照《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规则》(附件5),采用线上、线下评审等多种方式,对本单位报名的参赛项目进行评审,依据评审结果产生晋级校赛初赛的项目,推荐名额见附件3。三创实验班学生项目由三创学院进行初审。

(三)校级初赛(2023年4月—5月)

学校将组织校外评审专家对各学院推荐校赛项目进行评审,确定入围校级决赛名单。

(四)校级决赛(2023年5月—6月)

学校组织开展校级决赛,并进行赛前培训和项目辅导,根据省赛初审分配名额,推荐优秀团队参加第九届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五)省级复赛、决赛和全国总决赛

根据省赛和国赛组委会具体安排进行。

七、工作安排

(一)各教学单位需指派一名联络员负责大赛具体事宜,并将填写后的《联络员基本信息表》(附件6)于2023年1月7日前报送邮箱:810262731@qq.com。

(二)请各教学单位于2022年3月31日前完成本学院项目遴选工作,按项目分值由高到低填写《XX学院第九届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7),并于4月4日前将校赛推荐项目汇总表,推荐项目商业计划书(附件8)、项目展示PPT及全体学生校赛预报名表1份(未被推荐成校级项目学生的报名表单独排放)交至西二楼东区西二楼三创学院202办公室。其中,电子稿以学院为单位(用“推荐序号+学院名称+校级推荐项目+项目负责人”命名),PPT只提交电子版,报名表只需提交纸质版。  

八、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学院要认真组织动员团队参赛,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做好组织工作。各学院要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努力让参赛项目产生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推动项目孵化落地。

(二)加强宣传,广泛发动

要重点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院教师高质量科研项目、往年已获奖并具有进一步发展潜力的项目和已正在运营的创业项目,根据相关类型转化为参赛项目,整合各类技术资源和社会资源,形成高质量的参赛作品。

(三)强化引导,系统培育

鼓励各学院采取教育培训、专家讲座、经验交流等方式开展培训辅导。要创新培训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做好项目的培育提升。

(四)互动交流,提升质量

请各学院联络员、参赛学生团队分别加入对应微信群,便于了解赛事最新进展及相关安排,以及获取相关辅导资源和信息。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联系人:白龙杰 王星星 张  彤

联系电话:15034095650 18536662639 18235013131

 

 

附件1: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附件2:各学院报名参赛人数与参赛项目数一览表

附件3:各学院申报校级大赛项目数量分配

附件6:联系人信息表

附件4: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初赛报名表

附件7:xx学院第九届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推荐项目汇总表

附件8: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编写要求与规范

附件5: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规则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2022年12月29日